目前大多數(shù)投影機搭配的幕布還都是普通白幕,這種白幕絕大多數(shù)都為漫反射特性,廠家標稱的增益一般是1.0,視角是180°,材質(zhì)一般分為白塑幕、玻纖幕或者PVC軟白幕。經(jīng)??吹接腥嗽诩m結是買哪種,其實這三者最主要的區(qū)別,是生產(chǎn)工藝和材質(zhì)的不同:
白塑幕內(nèi)部由塑料纖維進行經(jīng)緯線編織,然后由前后兩層PVC薄膜壓合而成的“三明治”結構,一般來說正面采用白色PVC薄膜,背后采用黑色PVC薄膜。
玻纖幕用多股玻璃纖維細絲替代了塑料纖維進行編織,再前后貼合PVC薄膜制成,由于玻璃纖維硬度比塑料纖維高,因此膜材制成后比較挺括,平整度相對也較高。
PVC軟幕是整張PVC薄膜壓延而成,大多數(shù)由一張正面的白色薄膜和一張背面的黑色薄膜貼合而成,也有單層白色的PVC薄膜。PVC軟幕整個膜材比較柔軟,具有一定的彈性,因此電動幕只能做成拉線幕,而白塑幕和玻纖幕膜材基本沒有彈性,電動幕一般都做成直板幕,這幾種材料做成畫框幕都沒有問題。
大家這下明白了吧——所謂白塑幕、玻纖幕和PVC軟幕,其實表面材料都是PVC,這才是成像的關鍵所在。
對于普通漫反射白幕而言,形成漫反射,主要依靠在正面的白色薄膜上形成一些漫反射的壓紋來實現(xiàn),所以普通工藝制作的白塑幕、玻纖幕和PVC軟幕,效果其實相差并不大,平整度和使用壽命,則要根據(jù)膜材特性和廠家制作工藝來確定。
見到很多投影機玩家,買來投影機和幕布后,如果是發(fā)燒友,第一件事就是不停調(diào)試,除了不斷翻看說明書還要在網(wǎng)上查詢攻略,調(diào)整投影機參數(shù)設置,但是效果可能還是達不到期望值,他們往往會遇到以下問題:
1.亮度不夠,買臺2000流明的投影機,但是投到白幕上的效果跟微投差不多,總覺得不夠亮。
2.顏色不對,這個畫面在電視機或者電腦顯示器中明明是這樣的顏色表現(xiàn),但是投出的畫面卻顏色不對,有的明明是白色的字幕,投出的卻不是純白色。
3.聚焦不良,總覺得畫面聚焦調(diào)不準,有點朦朦朧朧、霧里看花的感覺。
遇到這些現(xiàn)象,大多數(shù)人會把原因歸結為機器不夠好、調(diào)試不到位,往往不太會去考慮是幕布導致的。因為傳統(tǒng)觀念里,大家都認為投影幕只是搭配投影機的配件而已,但隨著高端屏幕的誕生,屏幕對畫面效果的提升也是顯而易見的,可高端屏幕的價格畢竟不菲,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入門級的白幕。原因很簡單:我們不求屏幕提升效果,至少保持效果就可以,但是事實真如你們所愿嗎?今天就從一款標準白幕對整體畫面效果的影響說起。
首先,知道一塊標準白幕應該擁有哪些特點。
1.標準1.0增益
增益是屏幕反射投影光線能力的參數(shù),參數(shù)大于1.0為正增益,低于1.0為負增益,標準1.0增益可以保持住投影機的亮度,負增益則會損失投影機的亮度。不要誤信廠家宣稱的1.0增益那就是增益增加了1.0。多數(shù)廠家根本沒有測試增益的儀器,參數(shù)基本都是聽膜材供應商信口說來的。其實增益的判定,對用戶來說也很簡單,一般家庭都有經(jīng)過純白色涂料粉刷的白墻,只要夠新,沒有受到污染,其物理表面和標準白板比較接近,實測增益接近1.0,可以讓投影機投出純白色畫面(別告訴說投影機沒有這個測試畫面,打個空白word文檔總可以吧),在幕上和墻上各投一半畫面,如果增益真的能達到1.0的白幕,一定不會比白墻暗。經(jīng)過我們實驗室測試,大多數(shù)普通白幕,增益都在0.8~0.9之間,有些劣質(zhì)白幕的增益連0.8都不到,明顯會在畫面亮度上遜色于白墻。你忍痛割肉般買了臺種草已久的投影機,亮度就這樣被一塊負增益“白幕”給損失掉了。
擁有標準的1.0增益,讓你的投影機發(fā)揮出真實的亮度水平。